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4月2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博学二“芯创空间”举办以“看万山红遍:厦大青年学习展演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赓续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党建带团建活动。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及2022级三班团支部团员参与本次学习。
1.主题分享

2022级三班团支书郭墨扬结合时事热点和报告,以“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学习贯彻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做分享。他从“科学家精神如何产生“和“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家精神”两个问题出发,通过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相关事例的分享,阐述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并结合当下“卡脖子”问题、重大科技成就、国家科技水平等方面,与同学们共勉,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2.学习感悟
叶欣滢分享了许多科学家事例,如陈景润教授努力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近代解析数论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中获得许多重要成果。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他用最原始的计算手段,以超人的毅力,为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巨大贡献。陈景润勤奋刻苦和执着追求科学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唐泽伟和同学们分享了黄旭华的故事。远离家乡、荒岛求索,隐姓埋名三十载;在一穷二白中“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这是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铿锵誓言,更是他矢志报国的人生写照。唐泽伟从爱国精神与奉献精神出发,勉励大家向这位楷模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王罗煜埼分享到,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们不断进行实验与研究,面对挫折和失败,坚持不懈地进行尝试和实验,直到找到答案。我们都应学习这种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追求真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3.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郭墨扬围绕“科学家精神”向同学们提出不同问题,同学们结合此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展开积极讨论,主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现场氛围热烈。



新起点,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学习深化科学家精神,赓续创新奋斗的精神血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供稿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