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建党节之际,在厦门大学石井园区的共享学习空间,厦门大学“囊萤星火”讲师团的成员,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锐、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生刘雅茹分别以《一个苹果,七十三年》《胸怀天下,中国担当》为题为石井园区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理论演讲。
张锐从上甘岭的一个苹果出发,从“人性”讲“党性”,讲述了党从二十八年浴血奋战路到七十三年建设改革图的辉煌历史,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追求,对初心的坚守。他说,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承到了我们当代青年的手中,我们必将坚守百年初心,牢记强国使命。“国之‘大’者,应当由我们青年来守!”

刘雅茹以乡村振兴为引,别开生面,娓娓道来,讲述了关于“担当”的故事。她的演讲《胸怀天下,中国担当》以自身的生动经历作为切入点,为大家解析了“中国担当”的深刻内涵,深刻剖析了中国所展现出的政治担当、经济担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引导青年要胸怀天下、勇担使命,“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建设美丽世界奉献更多中国担当。

宣讲结束之后,宣讲人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演讲背后的创作思路和加入“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的心路历程,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宣讲主题及背后故事的认识。

两场宣讲慷概激昂、扣人心弦,而立足青年的视角也使党史宣讲有声有色。不少同学认为,这样的理论宣讲充满时代范、青年味,宣讲背后的故事也让人十分感动,让大家对党史理论宣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有同学表示,本次的宣讲让自己对党史有了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讲师们的故事也让人备受鼓励,如果有机会也想积极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本次活动由“一站式”学生社区石井园区芙蓉9、石井1、石井2兼职辅导员工作组携手厦门大学“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共同举办。厦门大学“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持续深化青年思想引领而组建的。在宣讲过程中,“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紧跟时代脉搏,立足青年视角,以“青言青语”开展互动式的宣讲交流,在青年中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文/杨佳琦
图/郭永靖 钟宛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