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知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2025年厦门大学卓越学风提升实践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浏览次数:


各单位:

落实“博学至善”行动,健全优良学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涵养一流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卓越发展,学校拟开展2025年卓越学风提升实践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各学院(研究院、直属系)职能部门

二、项目分类

1.学习主体性提升路径探索。结合“自新、自爱、自律、自强”知行教育工作方案,围绕学习习惯养成、时间管理、自我效能、情绪管理等主题,通过主题班会、制作思政微课或举办工作坊等形式,提升学生自律意识和内在驱动力。

2.本科生深造提升路径探索。结合提升考研成功率、出国(境)深造率等情况,在升学政策解读、学长姐经验分享、专属考研自习室建设、心理疏导、课程内容辅导、考研帮扶小组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形成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实践经验

3.学涯规划路径优化创新。探索“学涯-职涯-生涯”一体化教育引导路径通过校企联动和校友座谈数智化技术赋能学涯规划制作网络文化作品等举措,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就业认知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4.“一站式”社区学风建实践探索。鼓励各单位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结合“社区学堂”工作要求深化推进教师力量、高水平学术活动等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种类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充分发挥学生社区“最后一公里”育人功能。

5.学业困难群体学业帮扶机制探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党员先锋、优秀朋辈等多方力量,形成先导预防、多方协同、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

6.其他与学风创新相关的实践探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引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数智技术赋能学情分析实践、基于学生行为画像的精准学风路径实践、班主任作用发挥、文化浸润等方面创新卓越学风提升举措探索,形成可辐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预期成果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或辐射全校的特色品牌活动,卓越学风提升实践工作案例或理论研究。

四、项目实施

(一)项目申报(2025年4月30日至520日)

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以项目类别为基础,自愿申报1个项目。项目应聚焦卓越学风提升,以成果为导向,守正创新,树立精品意识,鼓励可持续、成系列的项目成果。

请申报单位于5月20日前将纸质版申报表盖章报送至颂恩楼502学生处,电子稿发送至xscglk@xmu.edu.cn。

(二)评审阶段(20255215月28月)

学校将组建不同校区的专家评审组,根据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可持续性进行评估,择优推选若干个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资助3000—5000元不等,项目所在单位可结合实际,给予一定的政策、经费配套支持。

(三)实施阶段(2025年6月-10月)

立项后,学校拨付项目资助经费的50%,申报单位认真按照项目方案组织实施,学校将于2025年9月对立项项目的推进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四)结项验收阶段(2025年11月)

结项验收采取提交结项材料、现场汇报的形式,申报单位对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取得成效进行汇报展示。结项验收成功后学校拨付剩余50%的资助经费,未按照计划执行的项目,将作撤销处理,不予拨付剩余的建设经费。

五、其他

1.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工作开展情况独立申报,也可若干院系联合申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提高项目辐射面和带动力,推动多院系、多校区共同受益。

2.各单位在保证项目进展的前提下坚持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对项目经费进行规范管理。

3.各单位要认真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活动图片、视频资料、宣传报道等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定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或其他创新成果。

联系人:符晓珠、聂俊韬(2180211)。


附件:  1.厦门大学卓越学风提升实践项目申报书.docx



学生工作部(处)   

教务处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