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知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开展厦门大学2024年度第二批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8日 浏览次数:

各学院、研究院、直属系:

为探索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提升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校园好网民,现开展2024年度第二批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相关通知如下。

一、培育建设任务

培育建设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重点围绕以下任务开展:

1.明确目标。工作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推动工作室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风气,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重点培育。重点培育以下八类网络文化工作室:一是微视频类工作室。创作的微电影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短视频作品以3分钟以内为宜;二是公益广告类工作室。创作的作品可以是视频或平面设计,视频类作品时长5分钟以内;三是动漫作品类工作室。重点创作动画短片、四格漫画、单幅插画和条漫等;四是摄影作品类工作室。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五是网文类工作室。撰写内容健康向上、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或网络评论作品;六是音频类工作室。重点产出音频诵读作品,可包含诗词、散文、小说、故事等多种类型,体裁不限,时长不超过3分钟;七是音乐作品类工作室。鼓励用原创歌曲乐曲、改编民歌民谣、翻唱歌曲、演奏作品等形式来分享成长感悟,传递青春梦想;八是其他新媒体类工作室。可重点创作内涵深刻、正能量充沛长图(一图读懂系列)、动图、H5作品、微信推送等。

3.凸显特色。各单位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专业教师互联网类课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题等相关领域项目,培育建设各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工作室。

4.注重实效。网络文化工作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通过微视频、漫画、H5、网文、摄影等形式,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及时做好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果的总结应用、转化推广,将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5.长远规划。网络文化工作室应注重长远发展,做好工作室的定位及长远规划,及时吸纳新生力量,做好新老成员的传承,保证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步骤

1.申报环节。网络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自主选择申报项目及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定团队成员,撰写申报材料,提交给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以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鼓励跨单位组建团队。

注意:本科生为主的申报团队需716前,按照“大创”项目的要求进入本科生创新网(http://cxw.xmu.edu.cn/)申报立项。研究生为主的申报团队无此要求。

2.评审环节。各单位需收集推荐立项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厦门大学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申报表》(见附件1),并填写汇总表(见附件2),统一于2024721日前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xscsz@xmu.edu.cn(标题请注明:“XX学院(研究院、直属系)2024年度第二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创建申报材料”),学生工作处将对网络文化工作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立项结果。

3.培育环节。被立项的网络文化工作室须每月向学生工作处提交工作成果,具体安排待立项后另行通知。

4.评估环节。每个工作室立项周期为一年。经评估审核符合结项要求的,将颁发结项证书。

三、注意事项

1.各单位和学生要根据教务处发布的《关于组织2024年第二批校级、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链接:https://jwc.xmu.edu.cn/info/1951/65561.htm)要求,进行项目申报,完成学院(研究院、直属系)审核。在申报过程中,申报团队人数、学生类别等要符合“大创”项目要求,但实际参与者并不受此限制。各单位要对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大创”项目予以支持。

2.本科生组建的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经费由“大创”项目支持,研究生组建的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经费由各单位支持。

联系人:郭老师,电话:0592-2188231

附件:1.厦门大学2024年度第二批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申报表.docx

      2.XX学院(研究院、直属系)2024年度第二批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汇总表.xlsx

学生工作处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