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21日,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在联兴楼多功能能厅举办“大学悦读,悦读大学”厦门大学第十二届书香校园读书节之“书生意气,礼赞祖国”读书报告决赛。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袁国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晗、副院长朱人求、团委副书记谢斌剑、辅导员蔡振磊、周钧庭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人文学院中文系杨玲、夏光武,历史系吴海兰、刘诗古、靳小龙,哲学系陈玲、贺威、申祖胜、张艳超等多位老师担任评委。
“大学悦读,悦读大学”厦门大学第十二届书香校园读书节由人文学院主办。作为本次读书节子活动之一的“书生意气,礼赞祖国”读书报告大赛吸引了上百位厦大学子报名参加,在全校掀起一股崇尚阅读、热爱阅读的热潮。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筛选,共有十二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参赛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与观众分享自己对书的思考与感悟。
活动首先邀请人文学院副院长朱人求上台做开场致辞。他以《朱子读书法》中朱子的读书方法作为引入,给予同学们三点关于阅读的寄语。他认为读书是精神的修炼与成长,是一种治疗身心的生活方式。同时读书能改变气质,让人的气质变得更加厚重与华贵。他寄语同学们,多读圣贤书,多读经典,理解经典,在读书中成长,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接下来,十二位选手轮番上场,分享他们对《活着》《论自由》《政府论》《中国哲学简史》《棋王》《功利主义》《万历十五年》《实践论》《呼兰河传》等九本经典著作的感悟与理解。选手们为观众们介绍书籍主要内容,梳理著作脉络;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论自己与这本书的缘分;分享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对著作的内容进行批评与反思,提出自己的新看法;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与时代热点,讲述自己对学科的看法,并赋予经典书籍新时代的解读。
每一位选手的读书分享都为观众打开新的阅读大门,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看到熟悉书籍的新阅读角度,全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观众也频频点头称赞。
比赛中也邀请评委对选手的展示进行点评。中文系副教授夏光武认为阅读就像海绵一样在吸收知识,并且能开阔世界认知。他认为读书报告不应该是纯学术性的分享,更多应该是同学们对书的理解与启发,要讲出内容的好坏在何处。中文系教授杨玲则认为选手们能对书中的观点进行辨析与思考,透过字里行间理解文本,结合文本与语境,与作者进行对话,更能发表自己对专业学习的思考,是一场十分精彩的展示。哲学系教授陈玲则表示要重视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同时在书写读书报告时也要注意逻辑性,希望同学们能热爱阅读,在阅读中遇到最美最幸福的自己。
最终,法学院毛宇欣等六位同学获得三等奖,人文学院刘璐等四位同学获得二等奖,人文学院李沐霖和人文学院卢雨获得一等奖。
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具有力量的,它不仅能塑造人的气质,也能塑造时代的风貌。书香校园读书节希望让每一位厦大学子通过阅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更希望每一位厦大人能在阅读中坚定文化自信,领悟家国情怀,发出时代新人的时代强音!
(供稿: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