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快讯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厦门大学第十四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推动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培育我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11-12月期间学校分别在多校区开展了厦门大学第十四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学生工作部部长李峰、副部长高斌、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主任赖丹凤等分别出席各校区决赛活动,我校16位兼职心理咨询师担任决赛评委。



决赛开场秀,军装正气,红装飒爽

思明赛区决赛中,九支队伍,九段故事,九份精彩。镁光闪烁的舞台上,《寻“人”启事》里自卑女孩在哇卡的帮助下变得自信开朗;《非现实会谈》中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将九种情绪在主人公内心的拉扯展示得淋漓尽致,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心中的积极情绪;《警报》通过“心脏娘娘”“大脑首长”“小耳朵”“两只小手”趣味横生的对话,在把观众逗得笑声不断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思信息时代下如何关注内心需要;《最佳选择》告诉观众影响命运的不是某个选择,而是我们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沙漠咖啡馆》和《心情便利店》以偏童话的形式帮助人们找回内心真实的自我;《困在时间里的人》和《未寄出的信》分别聚焦“强迫”和“抑郁”,让我们了解了心理困扰之人的内心世界;《一往无前》展示了心理剧疗法帮助和改善“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故事

“不如跳舞队”出众的舞台效果引来观众的“弹幕”点赞

翔安赛区决赛的八支队伍同样带来了温暖而深刻的故事。《等待花开的日子》里内向女孩春妮通过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达成内心的自省与和解;《逆活》主角帕提坐上了时光列车,变得勇敢和自信;《戏子》以主人公摆脱讨好型人格为主线,表演方式新奇,思想内涵深刻;《彼岸》鼓励大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尝试,传递了无限正能量;《黄桃雨》展现了一位有双相障碍的学生如何化解内心矛盾,现场表演极具震撼力;《晴天》讲述了一名大学生在亲情的温暖下解开心结,迎来自己晴天的感人故事;《光与尘》描述两个主人公,两种性格,两种生活,启示我们自信而不自负就是尘上之光;《破壳》让大家明白了真实的自我远比外表精致的壳更加闪耀。各支决赛队伍的表演内容紧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题多样,形式新颖,舞台展现力强,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

经过激烈角逐,建筑土木工程学院一建倾心队、自组队发际线和我作队获得一等奖,管理学院不如跳舞队、社会与人类学院掌声送给社会人队、外文学院心理心外都是你队、自组队头发多是我不队与信息学院我们队叫什么队分获二等奖,其余10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同时,不如跳舞队、发际线和我作队获得最佳人气奖,林暖雁刘靖宇获得最佳个人奖,新闻传播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学生工作部部长李峰为荣获最佳组织奖的学院代表颁奖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高斌为荣获一等奖的队伍颁奖

厦门大学第十四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圆满落幕,活动带给了同学们的不仅是比赛的紧张与刺激,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灵世界的探索与反思。“阳光不落幕,青春不散场”!校园心理剧大赛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品牌活动,我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活动开展是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构建学生支持性心理环境,推动美育与心育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更是维护校园安全增强积极作为,遵循教育规律增强育人担当的生动实践。

(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