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强调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5月14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组织40余名中外学子前往泉州进行文化研修学习活动。泉州作为历史上中外来往交流的重要港口,也曾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文化在此交汇,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此次研学共参访开元寺、闽台缘博物馆和南少林寺。
佛音绕梁的开元寺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幅古文明画卷:妙音鸟曾为斗拱的大雄宝殿,传言曾盛放白莲的千年桑树、月台须弥座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古代大儒学家朱熹所留下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对联等,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佛教的文化气息。同学们还参观了位于开元寺东侧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馆内陈列了1974年出土的后渚港宋船及随船物品,这也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保存几近完整的千年古船,各色精美文物等让同学们在赞叹中华民族传统技艺之先进的同时,更加赞叹我国千年文明所赋予的文化自信之底气。外籍学生在参观后也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奇与热爱,他们希望在留学生涯中能够有更多机会更多维度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在闽台缘博物馆,同学们感受了“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筑造工艺,对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等单元展览中感悟了两岸长久以来的文化交流史。通过参观这样一座反映大陆福建地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海峡两岸缘起一地,文化同根的历史主题。
南少林寺宽广恢宏的演武堂、文化广场,气势磅礴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充分了解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南少林拳术文化,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许多在课堂中学过武术知识的外籍学生也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研学又恰逢泉州申遗之际,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师生们在此也以视频的方式为泉州申遗成功送上了祝福。

今年恰逢厦门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在总书记致厦大的贺信中也谈到学校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的积极贡献。本次研学活动旨在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积淀与魅力,让来华留学生实地欣赏和品鉴中国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加深多元文化的友好交流。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