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至27日,管理学院第八期“知行计划”博士生实践团前往宁德市霞浦县,围绕“强信念、察实情、访企业、聚才智”四条主线,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红色教育基地、乡村基层、重点企业及产业园区,真切感悟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院党委副书记周民钦带队,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张博、副教授杜克锐,团委副书记刘群以及23名博士生共同参加。

一、强信念:追溯红色印记,筑牢思想根基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周年。26日上午,实践团首站走进了霞浦县委党校“四下基层”教育基地,参观“把心贴近人民·四下基层发源地”主题展。在县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郑琼的讲解中,师生们一起通过历史档案以及亲历者影像,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与务实作风,深刻把握“四下基层”工作方法蕴含的群众路线真谛。
霞浦是一片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土地。27日下午,实践团赴盐田畲族乡西胜村,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成立旧址。1934年1月1日,叶飞、任铁锋等革命先辈在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成立,开启了闽东革命斗争的新篇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风动情地讲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师生们认真观看历史照片与革命文物,重温闽东革命峥嵘岁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们驻足于展板前,深入学习霞浦籍抗日将士事迹,将伟大抗战精神深深烙印在心,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6日晚,实践团在驻地召开“习语研读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下基层”制度的实践价值,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师生们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剖析等形式展开深入交流,结合调研实际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二、察实情:深入基层一线,见证振兴实践
为真切感知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实践团深入霞浦多个乡村一线实地考察。26日下午,实践团前往三沙镇东山村“幸福之路”展示馆,详细了解该村从“茅草屋贫困村”到畲族风情浓郁的“小康中心村”的蜕变历程。展览通过“搬迁之路”“嬗变之路”“振兴之路”三大板块,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推动“造福工程”、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动人实践。师生们重温“造福工程”历史记忆,深切体会党建引领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畲族文化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实践团随后调研了三沙镇东壁村,走访了拾间海等精品民宿,深入了解该村以精品民宿为载体、摄影文化为内涵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博士生们与民宿经营者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当地依托滨海资源发展民宿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的实践路径。
7日下午,实践团走访调研了盐田畲族乡北斗村,了解连家船民上岸的历史变迁。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和深切关怀下,连家船民陆续上岸,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实现了“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的目标,过上了富庶小康的全新生活。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师生们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如何改善民生,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成效。
三、访企业:聚焦产业创新,赋能县域发展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27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在公司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张明勇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霞浦核电宣传展示中心,了解快堆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与企业的发展历程。核电工作者“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精神,令师生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背后沉甸甸的责任与时代担当。
随后,实践团走进霞浦富轹海洋经济产业园调研。在项目展厅,园区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及重点项目。实践团师生与项目负责人围绕如何进一步解决海洋食品产业发展痛点、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产业园区平台如何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等问题展开交流。
当天上午,实践团还前往霞浦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参观海洋文化长廊和展厅,通过图文展墙、视频展示等方式了解霞浦县悠久的海洋文化历史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及销售情况。下午,实践团走进国龙(宁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察看生物酶培养、菌种研发和大健康口服液、生物饲料研发生产等情况。师生们认真听取项目整体情况介绍,对企业融合国内外高新技术、创新研发的发展模式留下深刻印象。
四、聚才智:深化校地合作,汇聚人才动能
在霞期间,霞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巧清会见了实践团全体成员,邀请师生们多为霞浦发展献计献策。实践团还与霞浦县相关部门及企业共同举办两场专题座谈会。
26日下午,“人才赋能与乡村振兴”座谈会在三沙镇东壁村村委楼举办,霞浦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三沙镇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会上,霞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光谦对实践团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做县情介绍,真诚希望师生们积极为霞浦的产业升级和社会治理提出真知灼见;县人社局副局长林峰详细解读了当地人才政策。
周民钦感谢霞浦县相关方面的精心安排,并介绍了管理学院发展成就、毕业生生源及“知行计划”实践项目开展情况,期待双方携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张博、杜克锐以及实践团博士生代表先后发言,与会人员围绕地理文化优势与文旅融合、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体系构建等议题深入交流。

27日上午,“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县电商中心七楼会议室召开,霞浦县委组织部、县海洋与渔业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霞浦县农副产品产业协会及5家水产企业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会上各方就海洋核心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业态与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区域品牌建设与市场竞争力提升等议题深入交流。师生们针对当地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对内产业同质化及对外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难题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实践得到了霞浦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和东南网、《厦门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
此期“知行计划”进一步融入了学校的“自新、自爱、自律、自强”知行教育要求,是面向25级博士新生的“开山之作”。下一阶段学院将持续以“四自”知行教育为指引,提升项目质效,引导博士生以实践深化认知,以服务践行担当,积极地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管理学院
文、图: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