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何镜堂院士演讲网络申票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



演讲主题: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从“世博中国馆”谈起

演讲时间: 4 1 1500

演出地点:科学艺术中心三楼报告厅

网络申票对象:校本部师生

网络申请票数:432张(报告厅共862个座位,扣除32个嘉宾座位、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398个座位,剩余432个座位)

网络申请时间: 3 28 08:002917:30

公布时间: 3 29 21:00之前

领票时间: 3 31 09:0017:00

领票地点:校本部南光四101学生事务大厅

演讲人简介:

 

何镜堂院士19384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1992年晋升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199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2004年任学部常委。是“中国馆之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和总设计师

何镜堂院士是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学者型建筑师,是我国建筑界公认的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

何镜堂院士的社会兼职有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科技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何镜堂院士2001年获得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界最高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国庆60周年“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文化名人奖,2011年入选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名片”形象。

何镜堂院士的代表作品有: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9.18纪念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馆等。

何镜堂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有:

1.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该理论成功指导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建筑创作和规划设计实践,屡获佳绩,在建筑界得到广泛认可。以该理论为基础,何镜堂院士发表学术论文55篇,出版专著5部。

2.何镜堂院士作为卓有影响的建筑大师在设计实践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主持设计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

何镜堂 教授20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或复杂的工程有200多项,获国家、部委及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8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 何镜堂 教授因此获得了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3.何镜堂院士作为当代岭南建筑学界的旗帜性人物,为广东省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重要公共建筑,其中包括珠江新城西塔、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都会广场及市长大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电力大厦等,对广东省的建设和建筑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何镜堂院士长期致力于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超过100所校园规划设计竞赛中中标,其中包括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院校。许多校园已建成并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